12
2023
-
01
作者:
重要论述
1948年1月12日
任弼时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作题为《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的长篇报告。报告针对各解放区土改中提出的如何正确划分农村阶级,巩固地团结中农,对地主富农斗争的方法,对工商业,对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政策等急待回答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意义上阐明了中共中央的政策。关于划分阶级的标准,报告指出: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依据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的不同,来确定各种不同的阶级。报告在具体阐明了划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和雇农的标准后,指出:区别富农与中农,是一个要十分慎重处理的问题。剥削收入不超过其总收入四分之一者,仍算为中农,或富裕中农,如果超过四分之一,连续三年者,才算富农。关于团结中农问题,报告指出:中农是我们的永久同盟者。错订成分,侵犯中农利益,排斥中农,办事不要中农参加等错误倾向,必须坚决纠正,不然,就会使自己陷于孤立,使革命趋于失败。
1983年1月12日
邓小平就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和衡量工作正确与否的标准问题指出: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农业搞承包大户我赞成,现在放得还不够。总之,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这篇谈话的要点以《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党史回眸
1922年
1月12日 香港海员6000多人为了反抗英国资本家的压迫剥削,要求增加工资,遭到英国资本家拒绝后,在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苏兆征、林伟民等领导下,举行罢工。这次罢工坚持了56天,港英当局被迫于3月8日接受海员提出的增加工资、抚恤死难工人家属的要求,罢工取得胜利。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形成高潮。长江船员、上海邮务工人、上海日华纱厂工人、汉阳钢铁厂工人和京汉、粤汉、京奉、京绥、正太等铁路工人在各地党组织的领导和推动下,也相继举行罢工,这些罢工大多数都取得了胜利。
1947年
1月12日 刘胡兰英勇就义。刘胡兰,1932年生,山西文水云周西村人。1946年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任村妇救会秘书、区妇救会干事。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军队突袭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最后被敌人用铡刀残酷杀害。毛泽东为刘胡兰亲笔题词,赞扬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47年的题词在全国解放战争中遗失。1957年1月11日,毛泽东第二次为刘胡兰烈士题词:“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资料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
相关新闻